马氏体时效钢是一种常用的模具钢材料,具有优良的耐磨性、硬度和耐腐蚀性能。它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、塑料模具、冲压模具、冷镦模具等领域。为了确保马氏体时效钢的质量和性能,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。
国际上常用的马氏体时效钢标准有:ISO 4957、ASTM A681、JIS G4404等。这些标准主要规定了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、机械性能、热处理工艺等方面的要求。
ISO 4957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马氏体时效钢标准,它规定了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、硬度、机械性能等要求。根据ISO 4957标准,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应包括碳(C)、硅(Si)、锰(Mn)、磷(P)、硫(S)等元素。其中,碳的含量应在0.32%~0.45%之间,硅的含量应在0.10%~0.60%之间,锰的含量应在0.20%~0.80%之间,磷和硫的含量应小于0.030%。此外,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,还可以添加其他合金元素,如钼(Mo)、钴(Co)、铬(Cr)等。
ASTM A681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的马氏体时效钢标准,它规定了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、硬度、机械性能等要求。根据ASTM A681标准,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应包括碳(C)、硅(Si)、锰(Mn)、磷(P)、硫(S)等元素。其中,碳的含量应在0.32%~0.45%之间,硅的含量应在0.10%~0.60%之间,锰的含量应在0.20%~0.80%之间,磷和硫的含量应小于0.030%。此外,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,还可以添加其他合金元素,如钼(Mo)、钴(Co)、铬(Cr)等。
JIS G4404是日本工业标准制定的马氏体时效钢标准,它规定了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、硬度、机械性能等要求。根据JIS G4404标准,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应包括碳(C)、硅(Si)、锰(Mn)、磷(P)、硫(S)等元素。其中,碳的含量应在0.32%~0.45%之间,硅的含量应在0.10%~0.60%之间,锰的含量应在0.20%~0.80%之间,磷和硫的含量应小于0.030%。此外,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,还可以添加其他合金元素,如钼(Mo)、钴(Co)、铬(Cr)等。
总之,马氏体时效钢的标准主要规定了其化学成分、硬度、机械性能等方面的要求。这些标准的制定,有助于确保马氏体时效钢的质量和性能,提高模具制造的效率和质量。同时,也为模具钢的选材和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。